媒体报道

2009年媒体报道

积极增加有效信贷投入 支持安徽平稳较快发展

发布日期:2009年01月09日

  

  安徽省新闻发布会 安徽银监局局长  余龙武 2009年1月8日

  各位领导、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下午好!新年伊始,省政府新闻办就安排召开“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系列新闻发布会很有意义,一方面说明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对经济金融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另一方面也将激励安徽银行业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力争各项工作再出新思路,再上新台阶。

  安徽银监局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新闻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在安徽银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充分发挥金融在安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积极宣传展示了安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成果,有力提升了安徽银行业的整体形象,增强了安徽银监局及银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借此机会,对各位领导、对新闻界朋友的长期关心和大力支持表示诚挚地感谢!

  下面,我代表银监局重点就2008年安徽银行业和银监局在贯彻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个汇报,与新闻界的朋友做个交流。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务院陆续出台“国十条”、“金融九条”、“国金三十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九字方针,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主基调,省委、省政府也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和举措。这对于依托经济增长实现自我发展的银行业来说,既是一轮求之不得的机遇,也是一次科学发展的考验。

  为此,安徽银监局深入研究经济金融形势,及时调整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推动改革创新,为促进安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创造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重点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精心指导银行业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在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时,我们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企业实地开展调研,把“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工作做细做实,提出了金融支持经济保增长的“抱团取暖、雪中送炭、趋利避害”十二字方针。“抱团取暖”就是加强银政、银企、银银合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对我省的不利影响。我们与省发改委建立了联络机制,成立了银团贷款与交易委员会,推动“大贷抱团”、促进“小贷分销”,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实现双赢。“雪中送炭”就是具体到贯彻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上,就是既要“救急”,可能还得要“救穷”,不仅要做“锦上添花”的事,更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对于那些基本面尚好、产品有销路、有市场,但受大环境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适当放宽相关的贷款条件,支持其闯过难关。“趋利避害”就是既要在困难时期知难而上,抓住机遇,实现科学发展,又要处置好风险、防范风险,对低水平重复建设、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环保政策要求的企业坚决不贷款,努力做到“松贷不紧贷,慎贷不惜贷,敢贷不乱贷”。

  其次,全力打造银行同业合作的平台。我们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合作发展、金融先行”战略,引领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找准定位、先易后难、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加快区域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品和方式的创新,加快金融发展环境、区域金融合作平台建设,加快区域金融监管方式的创新,积极推动安徽银行业参与和支持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专题调研报告,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承办了“泛长三角区域金融高层论坛”,进一步增进了政银关系,密切了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加深了对当前复杂形势的认识,增强了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信心,创新了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的思路,扩大了安徽在金融界和泛长三角区域的影响,为实现泛长三角区域银行业市场互通、技术互助、产业互补、工作互动,更好地支持安徽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积极推动县域金融服务改善。我们立足安徽农业大省的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安徽省县域银行业服务创新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确定首批宁国、芜湖、桐城3个县(市)从机构体系、服务功能、金融产品、经营管理机制、银行监管等方面开展县域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加强对县域金融服务的引导。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试点工作。2008年底,全省开业和获准筹建的农商行、农合行20家,居中西部地区第一,还有1家农合行上报待批,3个县联社正在准备筹建农合行,并且有2家农合行引进江、浙发达地区领先的农商行作为战略投资者。指导长丰科源、凤阳利民村镇银行先后顺利开业,并就村镇银行试点工作情况开展评估,编制了《安徽省2009年~2011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发展规划》,提出了我省未来3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措施、具体计划和工作要求,县域金融服务得到明显改善。

  最后,努力促成银行体系加快发展。我们坚持改革是第一动力的理念,着力加强银行业体系建设,推动做大做强银行业,以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编制了《安徽省银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引领银行业改革发展,健全银行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安徽第一家外资银行的东亚银行合肥分行已经顺利开业,民生银行合肥分行筹建工作稳步推进,奇瑞徽银汽车金融公司召开了发起人成立大会,徽商银行完成了增资扩股工作,新增股本49.5亿股,徽商银行南京分行已经获准筹建,迈出了跨区经营的重要一步。同时,积极加快银行省内网点布局,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挂牌开业,招商银行芜湖分行、浦发银行马鞍山支行正在筹建,浦发银行铜陵支行、中信银行芜湖分行正在报审之中,中国银行在绩溪县和黄山区设立县域支行,银行业机构体系日趋完善,有力支持了安徽经济的发展。

  2008年特别是进入四季度,随着贷款规模控制取消、“两率”下调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宏观形势的变化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在信贷政策重点、信贷审批、授权授信、信贷规模等方面进行主动调整,出现了很多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信贷总量多。辖内各银行分行积极向总行争取信贷政策的倾斜,各法人机构千方百计组织资金,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力支持安徽经济发展。如,徽商银行及时调整了全年的信贷规模增长计划,比原计划增加了34亿元,全年计划新增贷款154亿元;国开行、工行安徽省分行分别向总行争取增加贷款规模23亿元、30亿元。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全年新增信贷投放预计超过1100亿元,增长幅度17%以上,高于安徽地区生产总值5个百分点以上,较好地满足了我省重点企业、重点行业以及小企业、民营经济的资金需求。

  二是信贷效率高。银行业金融机构急企业之所急,加快审批效率,迅速到位信贷资金。如,国开行安徽省分行11月末即提前完成了全年信贷余额新增计划,12月份又积极向总行申请追加了6亿元贷款规模。工行安徽省分行明确对已审批的重点项目,在贷款规模上给予保证;对已报总行审批的项目,加强跟踪,争取尽快批复;对已进入审批流程的项目,进一步加快工作节奏,尽快完成审批工作。在当前钢铁行业普遍出现亏损的情况下,交行合肥分行在进行深入调研后,12月份对马钢新增3亿元贷款。

  三是信贷方式好。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业务创新,利用金融创新优势,针对我省市场需求,开发实用、新颖、高效的新型金融产品,积极开展信托、租赁、理财业务,组织省内外资金,为省内重点项目提供了稳定的信贷资金来源。如,工行安徽省分行前11个月,累计开立信用证150.87亿元,办理票据贴现142.2亿元,签发银行承兑汇票76.15亿元,开立保函34.84亿元,办理“理财+信托”结构性融资18.2亿元,多方式、多渠道满足客户资金需求。交行合肥分行共完成人民币信托贷款计划22.65亿元,为马钢、安徽省公路局等地方重点企业筹集了大量资金,并降低了企业成本。招行合肥分行共支持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19.5亿元,通过信贷资产信托化方式共办理贷款转让2.9亿元,办理资产证券化4.8亿元,办理融资租赁1亿元。浦发银行合肥分行通过发售信托理财产品等方式,为安徽高速公路系统融资6.5亿元。

  四是信贷对象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保证对我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信贷投入的同时,还注重加大对农业、中小企业、民生工程的支持力度。如,农行安徽省分行推进“三农”信贷业务的独立审批人审批模式,在“三农”试点县级支行,配备“三农”信贷业务独立审批人,以缩短审批流程。截至11月末,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农户及农村经济组织贷款)余额达到633.21亿元,比三季度末增加8.8亿元。全省开办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邮储网点已达到597个,覆盖全省79个市县,其中县及县以下网点445个,占质押贷款网点总数的75%。工行安徽省分行前11个月累计投放小企业贷款74亿元,小企业贷款客户达1060户,贷款余额为55.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51户和4.3亿元。交行合肥分行积极创新“展业通”产品和服务,以面向中小企业的“蕴通供应链”业务为突破口,优先支持为优质大型客户提供稳定配套的上下游中小企业,支撑中小企业业务的健康高效开展,截至11月末,该分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141.98亿元,较年初新增18.10亿元。光大银行合肥分行积极支持城市道路建设、污水处理、环境整治等民生工程,与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银企合作协议,未来3年内,将向合肥建投提供30亿元规模的融资支持,用于合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

  五是信贷质量优。“敢贷”不等于“乱贷”,在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坚持项目审批条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和产能过剩或潜在过剩行业企业的信贷投放,把好新增贷款质量关;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积极化解存量贷款风险;进一步加快清收处置不良贷款,确保信贷业务平稳、有序、健康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剔除农行安徽省分行剥离的不良贷款,截至11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余额514.95亿元,不良率8.19%,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

  2009年的经济金融形势将更为复杂多变,对安徽银行业来说,既存在发展机遇,也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将审时度势、及早谋划,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与新闻界朋友一起,积极引领银行业金融机构危中寻机,借势发力,趋利避害,科学发展,切实贯彻落实好国家宏观政策,努力增加有效信贷投入,更好地支持安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新闻界朋友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2009年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