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2009年媒体报道

“迎财神” 短期理财产品卖得火

发布日期:2009年02月04日

  

  按照传统习俗,大年初五是“接财神”的日子。不过,记者发现,这个春节黄金周里,与往年春节好好享受、充分放松不同,牛年春节市民理财不休息,到银行网点询问理财产品、打理春节闲钱的市民比往年有所增加,大家都希望以更加积极的方式把“财神”迎回家来。

  短、平、快成新热点

  在股票、基金惨烈下跌的情况下,不少投资者为了避免套住,纷纷选择短线操作,不得不说,如今投资者理财的“短打”意识越来越强烈。该类“短打”意识尤为体现在银行理财上。由于收益不佳,前一段时间银行的理财产品几乎无人问津,为了重新打动投资者信心,多家银行都推出了短期理财业务。理财专家分析,超短期理财产品大都属于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对于春节短期内闲散资金有一定吸引力。事实上,春节前很多银行瞅准了春节黄金周理财产品市场的机遇,推出了新一期的产品。而市民经过斟酌再三,开始接受这些“灵活稳健”的银行超短期理财产品。可以说,超短期、保本型理财产品已经成为投资者空仓期间或手中有多余闲钱时候的最佳投资工具。

  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相对较低,但是本金和收益都是有保障的,目前,多数消费者还是“钟情”一年期内的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据了解,此类产品主要是投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等,普遍具有本金安全可靠、流动性强等特点。但收益相对较低,年收益率多在6%以下,有的仅为3%。例如工行1月底推出的新一期的“灵通快线”、建行的“利得盈”等超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多在半年左右,收益较稳健,这为从股市撤离后又没有去处的资金提供了很好的理财渠道。还有期限不到1个月中行的“搏弈”超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由于主要投资风险较低的国内市场上高信用等级的债券产品,本金安全,收益也相对稳定,所以该产品2008年的销量是2007年的10倍之多。

  当然,也有不少此前热衷于打新股的投资者,喜欢选择以“天”来计算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很多理财产品都是几天到期,几天收益,甚至还有当天购买当天就可赎回的。例如各大银行都开设的7天通知存款,据了解,这是春节很多手有闲钱的投资者的首选。大年初五,记者在招商银行双楠支行遇到市民刘老伯正在咨询春节期间主打的超短期理财产品。银行工作人员给他介绍了7天期保本理财计划,还对净值和赎回作了详细介绍。刘老伯说:“节日期间股市休市,手中有了部分闲置资金,尝试一下银行超短期理财产品,过一个"财富牛年"”。

  记者随后又走访了多家银行,发现最近在售的120多款银行理财产品中,8成左右的产品都属于1年期以内的短线理财产品,其中7天到两个月左右的超短线理财产品最受欢迎。

  理财师观点

  光大银行阳光财富中心理财师徐春孝:来我们这里买阳光财富T计划产品的客户以从事证券类行业的为多,如果股市行情不好,他们会在短期内为自己的闲置资金找一个理财渠道,8天期的理财产品比较适合这部份人,该产品预期收益率为3.3%,比7天通知存款的1.63%收益率要高很多,值得选择。该产品一般来说月初和月末各发行一次,最多一次募集到了两个亿。

  中信银行理财师姜彤:一般投资者认为短期理财没有任何风险,实际上一般都有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由于期限较短,短期理财产品一般不能提前支取,流动性较差。另外还得注意提前赎回风险,虽然多数产品不能提前支取,不过有的产品也有提前赎回条款,如某银行6个月美元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规定,银行在第一个季度末有一次提前终止权,而客户没有提前终止权,银行一旦行使提前终止权,可能意味着投资者即将面临亏损。这种情况下投资期限虽然缩短了,本金也没有损失,但有可能得到的是零收益。所以,只要是在投资,就会有一定的风险,请消费者谨慎投资。

  国际金融理财师(CFP)赵博华:短期理财产品也有保本或非保本之分,对于保本保收益的产品主要是投资于银行间的资产,这样风险比较低,可以承诺保证本金,另一类不承诺保证本金的产品就是投资于银行间的票据,包括一些信托贷款的资产。投资者要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这些产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2009年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