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2009年媒体报道

甩掉投资顾问?光大稳健一号的自主试验

发布日期:2009年04月13日

  

  渠道为王?

  饶是如此,因为代销产品的收益问题,作为理财产品销售渠道的商业银行,被殃及之案例俯拾皆是。

  一个事实是,除了代销的基金和保险产品外,在诸多被冠以“××银行”的理财产品身后,几乎都是另有其手在操作其投资。

  甩掉投资顾问?

  这看上去多少有点像稳赚不赔的掮客生意,理论上讲,只要制定好完善的游戏规则,作为渠道的商业银行根本不会有任何实质意义上的麻烦。

  不过,现实却是,包括银行在内,没有人愿意只作一次性的生意。

  “在银行纯粹充当销售角色模式下,一个最大的问题是,银行对产品‘质量’的掌控度要低很多。所以才会发生那么多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巨亏的产品。”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个金部负责人称。

  另一个相反的现象是,作为最大的资金中介,商业银行体系事实上有着最多的投资项目与机会。

  换言之,基于自身的项目与渠道资源,商业银行天生就不无自我研发和管理的理财产品的现实可能性。而将可能变为现实的一个例子,是此前曾在理财领域疾行的光大银行,此前该行亦曾发售多只由外部基金公司与证券公司所实际管理的理财产品。

  根据光大银行公开披露的信息,阳光稳健一号成立于2008年4月25日,截至2008年12月31日,稳健一号单位净值1.0595,相当于年化收益率8.35%;截至2009年3月10日,稳健一号单位净值已增长至1.0748,相当于年化收益率8.30%。

  光大银行上海分行个金部有关人士称,与普通的银行理财产品不同的是,稳健一号的投研团队既不是基金公司,也不是证券公司,稳健一号是光大银行首款自主管理的理财产品。

  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其投资经理郭新忠身兼光大银行财富管理中心投资经理,具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交易员资格和中央国债登记公司债券自营结算资格,在银行间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方面拥有多年交易经验。披露的信息更强调“尤其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信用衍生产品和信托产品等业务领域有较强的优势”。

  实际上,稳健一号优异的业绩表现似并非偶然。

  上述人士称,自主管理模式下的稳健一号主要投资于光大银行较为熟悉的债券市场和自身发行的阳光理财T计划,“都是光大银行最为熟悉和擅长的领域。”他说,这样的投资项目资源是普通的由基金或证券公司担任投资顾问的银行理财产品无法达到的。

  或许是初尝甜头,光大银行似乎有意向前再趟一步。

  2月1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为加强产品管理,充实市场研究能力”,决定增加白一凡为稳健一号投资经理,公告显示白一凡拥有8年银行业从业经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方面拥有多年交易经验,在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开发、交易和风险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而在此前,这种双投资经理的模式通用于公募基金,而在其他品种上所见不多。

  本刊还发现,稳健一号的管理费采用“赢利才收,亏损不收”的模式,产品管理费按前一日管理资产净值的0.7%年费率计算(即,每日应计提的产品管理费=前一日的产品资产净值×0.7%÷当年天数),每日计提,按月支付。若当日产品累计净值低于初始发行份额面值1元,则免收当日产品管理费率。

  而在此前,包括光大银行在内的诸多银行所发行的部分类基金产品,其产品的管理费用(业绩报酬费等)相对较高,除收取产品固定管理费外,在信托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时对投资顾问费采取分段收费制。

  比如,中信银行2009年1月19日成立的债添利1号委托华夏基金公司为投资顾问,对超过3.5%的收益部分按20%的比例收取浮动管理费;如果产品存续期间单位净值达到1.12元及以上,并且银行提前终止产品,则除收取固定费用、浮动管理费外,还要收取特别费用。

  “自主管理产品费用更低,其原因在于不需要有更多的环节瓜分利益,其类似于私募基金的收费模式,可能是基于对所投资项目的充分了解和把握。”他说。

  不过,光大银行内部人士称,自主管理的理财产品只能是依托于银行的有利资源进行,在诸多不擅长的领域,仍旧是要借助外部的投资顾问。

  准债券基金

  一个暂时的效果是,稳健一号的业绩,确实在包括光大银行在内的诸多人民币理财产品中领先一截。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3月10日,稳健一号单位净值已增长至1.0748,相当于年化收益率8.30%。2009年3月6日,光大银行发布稳健一号的首次分红公告,称将于3月16日每10份产品份额派发红利0.6元。

  光大银行个金部人士称,促成稳健一号收益的,最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的套利,第二是光大自有的T计划。”他说,“收益特征有点像债券型基金,但是内在不同。”

  据产品说明书,稳健一号的资产配置比例为:债券类资产0%-100%;准债券类资产0%-80%;新股申购0%-70%。“背靠银行,稳健一号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有天然优势,可以充分把握有一二级市场套利的机会;在资产组合中对高信用等级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如银行信托理财产品保持较高的投资比重,可以加大获取高收益的可能性,这些优势是一般的债券型基金无法企及的。”

  公开资料显示,稳健一号可投资于国内市场具有较高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境内依法上市的债券类产品,以及准债券类产品,前者涵盖: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可转换债券(含分离交易可转债)、短期融资券、银行存款等信用级别在AA级以上产品,后者诸如光大银行或其他国内金融机构发行的高信用等级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新股申购或增发、配售新股,以及因可转债转股所形成的股票、因所持股票所派发的权证以及因投资可分离债券而产生的权证等。

  据光大银行发布的稳健一号2008年4月15日至2008年7月15日的投资报告,稳健一号在报告期内重点进行了短期融资券一二级市场套利、金融债和国债套利操作以及银行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投资,在5月份加息预期增强的时机集中变现了一批政策性银行浮息券,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同时在6月份央行再次上调准备金率之前出售了前期持有的债券,避免了本金下跌损失。

  4月15日至7月15日的报告还称,稳健一号“于银监会对银行担保信托项目提出限制之前,集中投资了一批高收益银行担保的信托理财产品,对产品今后表现奠定了一定基础。” 后两个报告期(2008年7月15日至10月15日;2008年10月15日至2009年1月15日)内,稳健一号增持了部分高收益信托投资理财产品,原因是“为使本产品未来持续获得稳定的收入”。

  本刊发现,光大所披露的关于稳健一号的各期报告均显示,各报告期末信托投资理财产品的投资比例一直保持在50%之上,在2008年6月13日该比例甚至达到65.75%。不过,该产品所投资的信托理财产品主要投向为银行担保或借款人评级AA级以上的信托项目。

  光大银行上海分行零售业务部一位产品经理透露,稳健一号投资的准债券产品中涵盖光大银行自身发行的阳光理财T计划。

  据光大银行发布的公告,2008年12月到期且存续期在6-12个月的阳光理财T计划平均收益为5.17%。2009年2月到期且存续期在6-12个月的阳光理财T计划平均收益为5.08%,存续期达1年的平均收益为5.5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2009年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