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寻找冠军理财师行动”中认识的一位理财师郭主任,近日向记者本人推荐该行的一组新产品(4款)——“阳光资产配置计划”。
“这组产品原本认购起点100万,为了解大众对伞形基金管理模式的接受度,才降到10万的。”郭主任说,“你那么年轻,再生资本充足,可以尝试一下。”
郭主任所带领的理财团队,2008年度的销售业绩超过80亿元,为600珠三角富人管理财富,资产额最高的超过2亿元。
本着谨慎原则,记者咨询了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产品研究所研究员张星。他说,“这组产品风险程度从低到高,选择空间的确比较大。更重要的是,4款产品之间可零费率自由转换,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强。”
引入伞形基金操作模式,攻守兼备
根据光大银行该配置计划的说明书,这4款子产品分别为——稳健组合、增利组合、平衡组合和进取组合,首次认购时间为4月15日至5月14日,认购起点均为10万元人民币,期初净值为1元/份,存续期为3年,募资上限均为20亿元。
这些产品成立后的3个月为封闭期,封闭期内(成立1个月后)允许申购,不允许赎回;封闭期结束后每月15日开放,客户可以选择申购、赎回或转换,均为1千份起。
从募资投向看,它们都投资于股票、债券或现金类资产,但4个组合的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配比逐步增加,从0%、最高20%、50%至80%,而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配比则相应减少,从100%、80%、50%至20%。
同时,股票投资部分由投资顾问根据对市场的判断进行二次配置,市场环境不佳时,股票持仓可以降到极低,从而减轻甚至完全规避股票市场下跌对产品业绩的冲击。
“这是一种创新的资产管理模式。”张星表示,“具体来说,是借鉴了伞形基金的操作模式,根据客户风险偏好设定不同风险程度的理财产品,并且可据市场变化进行转换。”
“这种设计很吻合当下的市况:机会和不确定性并存,能够让部分投资者在投资期间攻守兼备。”张星说,光大银行推出该系列理财产品对于打造“核心+卫星”资产配置管理体系很有益处。
管理阵容豪华,管理费与业绩挂钩
从资金的具体操作来看,“阳光资产配置计划”将按照各子产品的资产配置比例,分别投资于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发行的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信托计划。
光大银行广州分行阳关财富管理中心理财师陈经理告诉记者,固定收益信托计划部分,由光大银行招牌产品“稳健一号”的管理团队进行管理。截至3月31日,“稳健一号”去年4月15日成立,截至今年3月31日,累计净值为1.0777元,年化收益率8.1%。
权益类信托计划,即股票投资组合,分设两个子信托,由华夏基金和嘉实基金分别管理。截至去年末,这两家公司的管理资产规模分别超过2000亿元和1900亿元,平均收益率也排名靠前。”
鉴于管理阵容相对豪华,投资者参与该资产配置计划,可能需要支出申购费、管理费、浮动收益费和赎回费4大类费用。
申购费用方面,稳健、增利、平衡和进取组合100万元以下申购费用分别为:0.4%、0.55%、0.8%和1.05%;100万元以上(含)为0.3%、0.45%、0.65%和0.7%。赎回费不管投资金额大小均为0.5%,但持有满730天免收。
这4款产品的管理费,与业绩挂钩。陈经理解释说,固定收益类信托(0.95%/天)若累计净值低于1元、权益类信托(1.15%/天)若累计净值低于0.9元,则均不收取。
如果存续期内产品净值涨幅超过历史最高纪录,要按净值上涨绝对值收取10%的浮动收益管理费。比如期初1元买入,涨到1.1元,该费用=(1.1-1)*10%*认购份数。
总的来说,这4个组合的整体费率(1000万以下)大致在1.15%-2%。比如,用10万买入平衡组合,持有2年,如果年化收益10%,需交4700元手续费,到手收益相当于约8.15%。
尽管如此,张星说,“该系列理财产品竞争者是伞形基金和伞形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相比于之下费率仍具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