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国庆中秋期间,中青旅旗下各板块抢抓超长假期“黄金档”,与500余万游客相向而行,“旅游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鲜活场景不断涌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中青旅坚守人民文旅“便民性、利民性、全民性”,以“数字、文化、生态、质量、安全”为路径,统筹群众、政府、市场多方需求,推出“高价值文化挖掘+高品质服务体验+高质量产品供给”的“三高”工作法则和一揽子解决方案,努力实现“诗与远方、主客共享、人民满意”的双向奔赴。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中青旅以“文旅融合”为遵循,深度挖掘目的地地域文化内涵,融合非遗国风、数字科技、沉浸式夜游、新媒体等新业态,全面打通策划、规划、投资、建设、营销、运营全链条。
在北京密云,由中青旅领衔投资的北京市首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古北水镇,深度挖掘红色文化、长城文化、民俗非遗文化,探索“非遗文化+旅游”融合路径,成功举办2025年“非遗进度假区”——“长城脚下见非遗”和2026春夏北京时装周闭幕大秀,并推出“梦回古北,长城关市夜”百场演艺活动,引入《流浪地球》同款“钢铁螳螂”,举办《听见国潮》长城剧场音乐会、日月岛广场红叶音乐会、音乐水舞秀、无人机表演秀等,让游客在光影与韵律中穿越千年,尽享古镇独特魅力。
▲古北水镇“长城脚下见非遗”活动
在江西吉安,中青旅团队挖掘独具一格、传承深远的庐陵地域文化精髓,推出沉浸式光影夜游项目——后河·梦回庐陵景区,依托8公里河道动线,有序布局九鲤化龙、大唐歌飞、千里江山、山水诗境、庐陵状元、千古文章、贤母教子、凤舞庐陵等八大场景,让传承千年的庐陵文化重现当代活力。
▲广府古城南城墙“梦回邯郸”光影秀
在河北邯郸,中青旅团队以行进式游船为媒,以光影为介,有机结合“魏武挥鞭、胡服骑射、一念太极”等文化典故,全面升级广府古城夜游,打造《太极十三韵》等特色文化演艺,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历史与科技的碰撞,体验“不一样的广府”“了不起的邯郸”。
▲秦时明月梦回咸阳景区
在陕西咸阳,中青旅以大秦文化为核心,依托咸阳湖一湖两岸双桥布局,实现水岸联动、日夜联动,推出“秦时明月梦回咸阳”沉浸式夜游项目,运用数字光影科技手段和实景演艺,对咸阳特色秦文化创新转化,让大秦文化从“跃然纸上”到“映入眼帘”,实现科技与文化的双向奔赴,打造文商旅相融合的城市夜游引擎。
▲“遇见黄州 从此东坡”项目
在湖北黄冈,中青旅全新推出国内首个“东坡文化”主题沉浸式夜游项目——“遇见黄州 从此东坡”,千架无人机织就诗词长卷,结合“梦回大宋、腹有诗书、乌台诗案、寂寞沙洲、承天夜游、赤壁怀古、一蓑烟雨、千里婵娟”八大核心场景,完整展现苏轼从才子苏轼、东坡居士到坡仙的三次身份蜕变,使藏在典籍里的东坡文化“走出来”“活起来”,变成游客可感、可玩、可带走的体验。
在山东威海栖霞街特色街区,自引入中青旅团队改造运营以来,引入多家城市首店,综合销售额超6000万元,进一步擦亮了卫城片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品牌,入选文旅产业赋能城市发展典型经验做法省级典型案例,获评山东省特色商业街。
落实“人民文旅”利民性要求,中青旅坚持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细节到安全保障等全链条服务中,以高品质服务为导向,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十一中秋假期,乌镇景区实力“宠客”,全面升级服务品质,提供包括公共摆渡船、东西栅景区接驳班车、高速WIFI、直饮水、行李寄存运送服务、婴儿车及轮椅租赁、便民服务医疗包等在内的18项免费服务,获得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的报道点赞。古北水镇则聚焦中国旅游日、长城文化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推出司马台长城日游免票优惠福利,为全球游客创造了实地感受中国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独特魅力的难得机会。
▲后河·梦回庐陵景区
一个文旅项目的成功,不仅带来消费的繁荣,也使本地百姓的城市自豪感和荣誉感得到更充分的彰显和释放。以“从此东坡”夜游项目为例,十一期间,项目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本地过夜游客比例达70%,黄冈城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近150%,周边消费增长超150%。景区内某餐厅更是推出“东坡宴”,将“菜谱与人生”相绑定,假期营业额突破20万元,在越烧越旺的“烟火气”中促进文旅消费。有店家由衷感叹,“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