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光大要闻

2025年光大要闻

世界水日|探秘光大水务“智”造碧水蓝天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1日

  

  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活动的主题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今天,让我们走进光大水务智慧水厂,看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如何为传统污水处理厂添翼赋能。

厂内光伏

  水厂变身“发电站”

  光大水务的不少水厂,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低碳充电宝”。

  阳光一照,电能自来。光大水务通过合理利用厂区空间,搭设光伏发电设施,利用太阳能发电,持续提供绿色能源。想象一下,当阳光洒在水厂的光伏设施上,一片片光伏板就像是一个个小太阳,源源不断为水厂注入活力,让水厂变成减污降碳的“双料标兵”。

  截至目前,光大水务已有7个项目的光伏发电设施投入运营,设施装机容量达14兆瓦,全年可以提供1,300多万千瓦时的绿色电力。同时,另有5个光伏发电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建设中。

▲光大水务“厂内光伏”项目(右边:德州水务;左:淄博水务)

智慧概念水厂

为水厂植入“神经末梢”

  在重要的工艺区域和危险区域,光大水务将摄像头与人工智能(AI)算法结合,给污水处理厂装上“千里眼”和“最强大脑”,实时、多角度全天候监控水厂运营。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马上报警,现场巡检可以快速准确抵达事故地点,极大提高了处置效率。

▲智能传感器应用场景

  此外,光大水务的水厂还配置了智能传感器来监控设备和管网,给污水处理系统装上了“神经网络”。设备的振动状态和健康状态,管道有没有渗漏或溢水、井盖是否开启等情况都能实时掌握。

  2024年,光大水务启动了“黑灯工厂”试点工作,对旗下三个污水处理厂开展巡检要素调研、工艺状况评估、自动化水平评估,结合现场运营需求,聚焦厂内运营难点,针对试点厂定制改造提升方案。未来,在自动化技术的加持下,就算无人值守,污水处理厂也能稳稳当当地处理污水,进一步降低运营人员夜间作业的安全风险,同时提升运营效率。

▲智能传感器应用场景对应的监测状态图

AI大模型+员工创新

形成强大“智囊团”

  光大水务引入了AI大模型技术,建立项目本地专家知识库。这个强大的“智囊团”随时待命,一遇到问题,就能在知识库里检索、整合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建议。

  光大水务还把语音交互融入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营。想知道某个工艺段的参数、设备状态?运营人员只需动动嘴,语音交互系统就能像“随身小助理”一样,马上报告相关情况,及时又方便。

▲滨州水务检查自研设备的运行情况

  在光大水务,“五小创新”工作(小发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不断深化,持续激发着项目员工的创新热情与钻研韧劲。大家动脑筋、想办法,为水厂的智慧化、绿色化发展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不断为智慧水厂点亮新的技能点。

▲新沂水务的液体药剂卸药自动取样系统

  从“厂内光伏”到“智慧工厂”,科技手段正让污水处理厂变得更酷、更高效。水是生命之源,让我们一起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创新投入,用绿色科技绘就碧水蓝天。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光大要闻 > 2025年光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