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光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吴富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标普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调整方法不当,不能正确反映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趋势和动态。
我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今年上半年GDP增长6.9%,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投资和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前7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1.3%、20.7%,均快于全部投资。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成果已经显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已是必然趋势。
从金融方面看,我国货币政策保持了稳健中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去杠杆已经成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基础货币增长,基础货币增速从2014年底的8.5%下降至2017年二季度的5.19%,从源头抑制债务规模的增长;二是规范社会融资渠道,加大对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的规范力度,防控因资金空转和脱离监管造成的金融风险;三是严控社会融资流向,通过穿透式监管,抑制对房地产、落后产能等债务泡沫严重行业的资金流入,推动资金脱虚向实,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一系列措施,我国金融去杠杆已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M2同比增速逐月回落,银行不良率也在逐步下降。今年银行信贷的较快增长主要是由于监管政策的影响,原来游离于监管统计口径外的部分影子银行业务由表外转到表内,是融资结构的规范化良性调整。
仅凭个别指标来判断经济、金融发展趋势是不客观、不科学的,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所谓评级调整不具备专业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