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风采

“阳光服务年”打造光大新亮点(上篇)

发布日期:2010年10月25日

  不久前,在光大银行深圳分行,9家新闻媒体的记者齐聚一堂,接受一个特殊的使命:受聘作为 “阳光服务年义务监督员”。

  邀请媒体记者做义务监督员,这一举动体现了光大银行以开放的心态致力提升服务的信心与决心。而这,只是光大银行2009年在全行掀起的“阳光服务年”活动的一个缩影。

  服务打造软实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怎样才能做大做强?光大用“创新”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光大银行,一家原本并不十分起眼的中等股份制银行,凭着卓越的创新能力,迅速走进了公众的视线。光大银行连续三年被评为“年度最具创新银行”,在业内树立起独树一帜的创新银行品牌。

  以服务创造价值,以服务打造品牌,以服务促进发展。在保持创新优势、强化“硬实力”的同时,光大又指向了服务,力图提升“软实力”。光大银行有关负责人认为,银行从总体上来说属于服务行业,银行的业务和产品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特定的服务,只有同时既是产品又是服务的供应才能成功。

  阳光服务年活动蕴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对内服务,即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改善服务手段,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帮助基层排忧解难;二是对外服务,即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统一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建立健全客户服务体系,为客户想得更多,为客户带来与众不同的财富体验。

  魔鬼细节“雕琢”服务水平

  决心还要化作行动和执行力。阳光服务年活动成了全行上下的“一把手”工程。

  为保障“阳光服务年”的有效开展,总分行各层面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唐双宁董事长亲自部署并作出重要批示:“这项工作抓得好,要实实在在,抓出成效,取信于基层,取信于客户,取信于社会。”郭友行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在强有力的领导下,银行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措施、新招法,其声势之大,在客户中,甚至在业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再好的工作部署也要靠好的机制来保障落实。光大银行建立了明确的考核评价办法,将服务考核情况纳入平衡计分卡;制定了全行统一的服务标准;建立了从客户发现、客户关系建立到客户关系发展和深化的一整套服务流程,形成了从了解客户需求到满足客户需求的完整的循环体系。

  为了使考核督导尽量客观、全面,光大银行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季度一次对所有网点进行严格检查,覆盖面达到100%。为克服定期检查易于失真的弊端,还推出了“神秘人”飞行检查机制,对网点随机、随时检查。

  正在全行推广的“十项做法”包括:领导当大堂经理;举手服务;晨迎制度;员工家访;名片优化;对公开户流程优化;二线为一线服务;统一形象和服务摆件;大堂协同作业等……

  在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上,光大银行还推出了引起业内广泛关注的“向同业学习活动”。10月份以来,由总行领导带队,先后考察了数家中外银行的营业网点,现场观摩学习。与此同时,各分行也由“一把手”带队,在当地选择10家服务较好的同业网点进行实地调研。

  “这次学习考察使大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看到了自身在服务上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差距与不足,为全行下一步继续深入做好阳光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带队回来的一位总行领导表示。

首页 > 党群天地 > 职工之家 > 员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