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详情页

阳光消费提醒年轻消费者:消费套路多 借贷要有度

2022年03月15日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已成为当代年轻人显著的消费现象之一,有些年轻人进行远超于自己承受范围内的大额消费,打上“负二代”标签,给自己和家人造成巨大严重的金钱损失。

 

(三)315宣传点海报-科技向善海报

 

 

    阳光消费坚持“科技向善、产品向善、消费向善”的三向善价值理念,积极倡导年轻人树立理性消费借贷观念,量入为出合理消费。小编整理了4种针对年轻人的常见消费套路,希望可以帮助年轻消费者避免陷入消费陷阱。

    1.奢侈潮牌我也要,过度消费透支未来

    毕业生小刘刚步入职场,看着身边同事朋友背名牌包包,用昂贵护肤品,加上网络的宣传诱导,遂办理信用卡进行分期消费,逐渐养成超前消费、过度借贷的习惯。为偿还高额欠款,拆东补西、以贷养贷,最终无力负担债务,影响个人征信,对未来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

    2.骗子潜伏直播间,诈骗手段花样多

    疫情蔓延,直播行业迅速发展,才艺直播、萌宠直播、游戏直播等各种直播类型令人眼花缭乱,利用直播骗取钱财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比如网红以“生日会回馈粉丝”引诱受骗者添加账号,用“购物返利”为幌子诱骗受害人付款;比如骗子在直播间冒充“网管”、“工作人员”,诱导购买汇款;比如一句“谢谢小哥哥”满足观众虚荣心,无限制地狂刷礼物……各种直播骗钱套路层出不穷,冲动消费下,买到的是用不到甚至假冒伪劣的产品,买到的是无用的虚荣感,背上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债务。

    3.警惕借贷追星疯狂“氪金要不得

   《维度》&腾讯理财联合调查指出,超过69.04%的追星族曾为偶像花过钱,有4.67%的追星族平均每月为偶像花费超过5000元。有些粉丝疯狂追星,毫无节制地买偶像周边,集资刷榜单。为离偶像近一些,从黄牛手中高价购买线下活动门票,飞机往返各大城市,花掉所有积蓄,甚至借网贷“氪金”。冲动追星留下的金钱窟窿,最终只能由自己填补。

    4.培训类诈骗套路新切勿轻信购买

   “考个工程师、会计师,挂靠轻松年入十万”、“影视剪辑、专业配音、播音主持,兼职接单月入过万”……相信大多年轻人都在社交网站上看过类似的培训广告。这些诱人的广告信息利用年轻人一心求学、社会经验不足的弱点,引导购买课程,骗取钱财后即把人拉黑。看似高薪的兼职容易隐藏付费套路和诈骗陷阱,令人防不胜防。

温馨提醒:合理规划开支树立理性消费借贷观念

    阳光消费作为光大银行控股的持牌金融机构,呼吁年轻消费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财务规划,坚持合理消费观、理性消费观。如需借款,选择阳光消费等正规金融机构,选择正规信贷产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