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详情页

网络诈骗花样新,老年人需警惕!

2022年03月15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人也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使用金融软件进行理财。老年人受害者在网络诈骗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令人防不胜防。小编整理三类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及时了解防骗招数,防止金钱和人身遭到损失。

 

(一)315宣传点海报-强化特殊群体金融权益保护 推动解决“数字鸿沟”海报

    

    类型一“理财名师推荐给您的理财产品,保证高收益无风险”

    案例67岁的李爷爷在交友群里看到一则信息,称某投资项目“高回报、高收益、无风险”,李爷爷加了自称“理财名师”的人社交联系方式,被“名师”拉入投资群,群内人在“名师”推荐的投资APP里赚了钱。李爷爷动心投资,并取得可观收益。在追加投资五万元后,李爷爷发现投资APP无法登录,投资群和“名师”不见踪影。

    案例分析:以“高回报”为诱饵的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手段,群内大多数账号都是托儿,负责造势引诱老年人上钩。一旦按照“名师”指导,下载所谓的“理财APP”,资金极有可能有去无回。

    类型二“您的手机出现安全风险,请下载清理大师

    案例65岁的王阿姨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最近刷视频时,手机突然蹦出一些“安全提示”,例如“病毒”“内存严重不足”,她立即点击清理,当下载完清理大师后,发现手机开始出现一些诸如“领现金红包”、“金币挣钱”、“刷单挣钱”等诱人广告。当她按照提示一步步“领现金红包”,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后,银行卡内的余额迅速被转走,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案例分析:非法手机清理软件通过不同途径被诱导安装到老年人手机,从而获取用户数据,并对老人进行用户画像,打上“容易误导”的标签,借机推送诈骗广告,骗取钱财。

    类型三“正在为您办理网络贷款需要收取一定的会费”

    案例市民张先生回到家中,父亲告诉他有人帮父亲下载了一款手机贷款软件,声称贷款不用还,只需要给30%的手续费。张先生打开贷款软件发现,在1万元的贷款中,骗子声称帮贷了6000元, 另外的4000元被他们偷偷转走,还收取了1800元手续费,父亲共计损失5800元。

    案例分析: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老年人不清楚网络贷款正规途径的弱点,根据受害人情况不同,选择不同的贷款软件,骗取贷款金额并收取高额手续费。

    防范要点提示

    1、不轻信所谓“高收益”“高回报”等话术,动用大额资金前应多与家人商量,切勿轻率做决定,选择正规理财产品,下载正规官方理财APP。

    2、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对于网络上“免费领红包”“赚金币”等诱惑引导信息,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不轻易暴露个人信息和财产情况。

    3、在需要申请贷款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走正规手续进行办理,千万不要轻信他人,轻信各类形式的贷款广告,谨防被骗。

上一篇:

下一篇: